close

  在北川,白山羊養殖的規模正在擴大,然而,北川白山羊也面臨著質高價不高的困擾。1月11日,為瞭解其中原因,記者來到北川進行調查。
  □本報記者 鄒俊川
  喝山泉水、吃青草的白山羊肉質鮮美
  徐大貴是北川縣貫嶺鄉復興村村民,在他家對面的山坡上,白山羊正滿山覓食。“現在是冬天,一天喂一次酒糟、麥麩等,要是到了夏天,山上都是青草,都可以不喂糧食了。”
  糧食錢省了,但白山羊的生長速度變慢了。“一天只能長100克左右,養一年只能長到三四十公斤,而大耳羊、波爾山羊等品種一天能長200克以上。如果單純比產肉量,白山羊處於明顯的劣勢。”貫嶺鄉畜牧獸醫站站長譚林說。
  為破解白山羊長勢緩慢的不足,北川羌錦垣白山羊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正與綿陽市農科院合作,利用北川的山林資源,在白山羊的飲食結構方面做文章,研發出適應白山羊生長的飼料,提高白山羊的產肉率。王海也正忙著擴建自己的養殖場,“北川白山羊呼吸富氧離子、喝山泉水、吃青草,肉質鮮美。所以,我們將投入460多萬元,在這兒建一個年出欄1000頭原種北川白山羊的基地。”
  為了改善白山羊的肉質,當地群眾就地取材,喂養山裡大量出產的厚樸等中藥材。北川縣都壩鄉黃帝廟村支部書記杜勇飼養了200多頭白山羊,該村有一萬多畝成片的厚樸林,“我們的白山羊是吃著中藥材長大的。”“北川白山羊經近10年的選育,品種純度不斷提高。”杜勇介紹,2010年,北川白山羊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,成為我省繼南江黃羊後,第二個被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的肉用羊品種。2013年11月,省畜牧食品局確立了省級北川白山羊保護區,保護區範圍覆蓋貫嶺鄉、都壩鄉和白什鄉3個鄉鎮,形成了2個保種場2個和6個二級擴繁場。
  山多地少因素制約著規模的擴大
  記者在北川白山羊主產區調查發現,北川白山羊規模不大,上千頭的養殖場只有零星幾家。貫嶺鄉存欄白山羊2萬餘只,而商品羊只有8000餘只。在白山羊傳統放養區都壩鄉黃帝廟村,該村總存欄白山羊1600多頭,戶均僅10頭。
  北川白山羊的飼養方式仍顯單一,主要以放牧為主,這制約了白山羊規模的擴大。北川縣畜牧局副局長李勇告訴記者,“之前專家研究發現,圈養北川白山羊死亡率高,最終老百姓放棄了圈養的模式。”
  而北川山區地少,難以找到足夠的圈養平地也制約著白山羊大規模繁育。“我們今後將這方面需要加強研究和實驗,實現放養與圈養相結合。”李勇表示。
  許多群眾想擴大規模,但因缺乏資金而受阻。為鼓勵更多群眾飼養白山羊,前幾年,北川羌家白山羊保種場老闆楊進述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,他把提純後的羊羔以斤論“借”給群眾養。群眾繁育出羊羔後再還給保種場。“要讓白山羊的規模大起來,最根本的還是要把老百姓帶動起來,讓他們嘗到甜頭。”楊進述說。
  徐大貴是最先向保種場“借”羊羔的養殖戶,“我向保種場借1000多斤羊羔。母羊半歲就能產羊羔,一年平均能產兩胎、3頭多羊羔,我就靠自繁自育發展到今天存欄200多頭的規模。”
  北川白山羊要走精品羊肉路線
  去年冬至,徐大貴賣了40多只白山羊,毛收入4萬多元。對於這個收入,徐大貴心裡有些糾結,“外地羊販子來收羊,他們不會管我們的羊是怎麼喂的,價格和圈養的一個價,才26元一公斤。”徐大貴說,我們對外面的行情不是太瞭解,價格只能被羊販子牽著走。
  在北川新縣城,羌家兒女酒樓為打出白山羊的名氣,老闆蒲顯斌開發出了系列白山羊美食來吸引游客。“北川新縣城只有兩三萬人,本地缺乏足夠的消費市場,大量白山羊被販賣到成都、簡陽等地方。”蒲顯斌說,要把白山羊餐飲做大,還得靠品牌。
  2012年12月,為了做大做強北川白山羊肉經濟,北川組織了首屆白山羊節,組織廚師去外地“取經”,還曾打算將新縣城的巴拿恰商業步行街、馬鞍路等規劃為“品羊一條街”,但因為種種原因,這一計劃擱淺。“品牌的打造不是一兩年就能成功,還需要長期的品牌的整體包裝和策劃。”蒲顯斌說。“價格上不去,外地好吃嘴專門來北川吃白山羊的不多,最重要的是我們還缺乏一種白山羊飲食文化,沒有形成羊肉消費的氛圍和市場。”李勇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,要實現北川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羊肉,就要打造北川白山羊品牌,走精品羊肉路線。同時,引進龍頭養殖和深加工企業。
  王海正在做一些探路,他與一家食品加工企業合作,打算開發北川白山羊系列禮品,增加白山羊的附加值。
  (原標題:北川白山羊為何質高價不高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t07btgib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